保障系统安全,Linux密码输错自动锁定 (linux 密码输错锁定)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无疑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对于企业或个人使用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密码是保护账户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Linux系统中,实现密码输错自动锁定功能是保障系统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项措施。
Linux系统的账户密码安全性管理具有高度可定制性和灵活性,管理员可以通过修改相关配置文件来实现对密码复杂度、密码有效期、密码重复使用限制等多项密码安全策略的控制。其中锁定账户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策略,它能有效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系统和数据。
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修改PAM ( 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 插件式身份验证模块 )实现密码输错自动锁定的功能。在Linux系统中,PAM是一个支持多种身份验证机制的框架,其可以自定义身份验证规则,并使其生效。
将密码输错自动锁定功能添加到PAM配置文件中,需要先编辑文件“/etc/pam.d/system-auth”,以Red Hat为例,该文件包含有关系统认证的规则定义。其中包括密码策略,如密码复杂性、过期以及密码输错等设置。在文件中查找或添加以下内容:
auth required pam_tally2.so deny=3 unlock_time=1800
account required pam_tally2.so
这两条规则分别对应的是认正节点配置和账户节点配置。具体来说,当用户在输入密码错误达到3次时,会禁止用户的登录,随后在30分钟内无法访问该账户。而unlock_time决定了该账户的锁定时间是30分钟,这个值可以自由调整。
之后,我们还要将这两条规则插入到指定的位置。在Red Hat系统中,需要将这两条规则插在“auth sufficient pam_unix.so nullok try_first_pass”后面。如果想要将锁定的账户解锁,需要使用以下命令:
# pam_tally2 -u username -r
在使用中,管理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不同的密码输错次数与锁定时间,如5次输错后锁定账户30分钟、10次输错后锁定账户24小时等等。另外,更好将新的密码策略规则进行多次测试,以确保其可以正确地应用在系统中。
Linux系统中密码输错自动锁定功能的实现和调整非常简单。通过该功能,管理员可以更好地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在添加该功能时,还需要注意相关文件的备份,以防操作不当导致系统故障。同时,管理员也要加强密码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密码使用习惯,这是保证系统安全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