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Linux SPI总线驱动 (linux spi总线驱动)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同步的串行通信总线,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速度快、支持多从设备、全双工通信等。在嵌入式系统中,SPI总线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通信接口标准。本文将深入介绍Linux下SPIDevice Driver的实现及工作原理。

一、SPI总线简介

SPI总线通信原理非常简单,主机通过CLK(时钟线)、MOSI(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MISO(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以及SS(片选线)与从设备通信。时钟线提供不间断的时基信号,主机通过CLK控制数据传输时序。MOSI和MISO是双向数据线,主机通过MOSI向从设备发送数据,由从设备通过MISO返回数据。SS线安排从设备,当某一从设备上的SS线被拉低(低电平)时,该从设备被选择,通信开始;当SS线被拉高(高电平)时,通信结束并释放该从设备。

二、SPI设备驱动的实现方式

在Linux系统中,SPI设备驱动集成了到核心框架中的SPI总线、SPI从设备管理以及SPI设备驱动三个部分。其中,SPI总线关心的是SPI总线的控制,主要构建了SPI总线模型,独立于CPU的设备模型,从设备的设备模型,并提供了总线操作的API,对上层应用程序对SPI总线控制提供相应的机制;SPI从设备管理关心的是从设备的操作,即从设备的寄存器操作、通信协议以及错误处理等;SPI设备驱动关心的是从设备的具体功能和控制,常常是硬件操作的核心代码和功能代码。

对于SPI设备驱动而言,其实现方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将SPI设备驱动嵌入到内核中,这种实现方式具有性能优越性和可靠性,但是代码的维护和修改难度比较大,通常在开发嵌入式系统时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将SPI设备驱动以内核模块的方式驱入内核中,这种方式开发、维护比较容易,但通信效率较低。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将SPI设备驱动编译为内核模块的实现方式。

三、SPI设备驱动的框架

一个标准的SPI设备驱动应该具有以下部分:

(1)、与SPI总线控制相关的部分,包括SPI控制结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ID等;

(2)、与SPI从设备管理相关的部分,包括对SPI设备注册、卸载、设备初始化以及数据传输的管理等;

(3)、与SPI硬件相关的部分,包括硬件操作函数、数据传输函数以及设备控制函数等。

以Spi Flash设备驱动为例,相应代码如下:

四、SPI设备的注册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系统调用API完成驱动的注册:

int spi_register_driver(struct spi_driver* drv);//注册SPI驱动

void spi_unregister_driver(struct spi_driver* drv);//注销SPI驱动

其作用是将对应的SPI驱动注册到SPI总线驱动中,以实现对相应硬件设备的控制管理。SPI驱动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五、

SPI总线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接口,其串行通信快、线路简单、支持多从设备等特性使得SPI总线成为一种优秀的通信接口标准。SPI的硬件除了数据线之外还包含时钟线和片选线,从而保证了其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Linux系统中提供了标准化的SPI总线管理和SPI设备驱动API,用户可以通过使用SPI总线驱动,将SPI设备接入到Linux内核中,享受到Linux系统提供的各种便利。而SPI设备驱动则是具体控制SPI设备的核心部分,其编写要确保良好的扩展性、跨平台性以及高性能低耗能的特性,有利于为用户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优秀的支持。

综上所述,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SPI总线管理及其设备驱动开发,对于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都是非常有益的。


数据运维技术 » 深入理解Linux SPI总线驱动 (linux spi总线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