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Linux串口阻塞write问题 (linux串口阻塞write)
在Linux系统中,串口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串口写入数据时出现阻塞现象,导致程序无法正常执行。本文将介绍。
一、 原因分析
Linux系统中,串口是通过设备节点的方式来进行访问的。例如,我们要访问/dev/ttyS0串口,就需要使用open()函数打开该设备节点,通过read()和write()函数读写串口数据。但是,在进行串口写入操作时,如果发送缓冲区满了,write()函数就会进入阻塞状态,直到缓冲区有足够的空间才会返回。这就导致了程序在写入串口时出现阻塞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Linux串口阻塞write问题,我们可以使用非阻塞方式写入串口数据。下面将介绍两种方法:使用select()函数和使用fcntl()函数。
1. 使用select()函数
select()函数是一种多路复用的机制,可以用于实现非阻塞IO。该函数会监视一个或多个文件描述符的状态,当有一个或多个文件描述符发生变化时,就会通知程序进行相应的IO操作。我们可以使用select()函数来监视串口设备文件的写入事件。代码如下:
“`c
fd_set wfds;
FD_ZERO(&wfds); // 清空fd_set
FD_SET(fd, &wfds); // 将fd添加到fd_set中
struct timeval timeout;
timeout.tv_sec = 0; // 秒
timeout.tv_usec = 500; // 微秒
int ret = select(fd + 1, NULL, &wfds, NULL, &timeout); // 监视fd的写入事件
if (ret == -1) {
printf(“select error: %s\n”, strerror(errno));
} else if (ret == 0) {
// 超时
} else {
if (FD_ISSET(fd, &wfds)) { // fd是否可写
// 写入串口数据
}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select()函数监视串口设备文件的写入事件,并设置了超时时间为500微秒。如果select()函数返回0,表示超时;如果返回-1,表示出现错误;如果返回大于0,表示有文件描述符可写。我们再通过FD_ISSET()函数判断是否是串口设备文件可写,若是,则进行串口数据写入操作。
2. 使用fcntl()函数
fcntl()函数可以用于改变文件描述符的属性,我们可以使用它来设置串口文件描述符为非阻塞模式。代码如下:
“`c
int flag = fcntl(fd, F_GETFL); // 获取串口文件描述符的属性
flag |= O_NONBLOCK; // 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if (fcntl(fd, F_SETFL, flag) == -1) {
printf(“fcntl error: %s\n”, strerror(errno));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fcntl()函数获取串口文件描述符的属性,并设置为非阻塞模式。这样,当发送缓冲区满了时,write()函数会立即返回,并不会阻塞程序执行。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此种方法会使串口设备的write()函数变为非阻塞模式,也就是说,当写入数据量很大时,write()函数可能会返回已成功发送的字节数,而不是全部发送成功的字节数。
三、
在开发中,出现串口阻塞write问题是一种常见现象。本文介绍了两种解决方案:使用select()函数和使用fcntl()函数。使用select()函数可以实现对串口设备文件的写入事件进行监视,并动态地调整等待时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使用fcntl()函数可以设置串口文件描述符为非阻塞模式,简单方便。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