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实现的自旋锁原理及应用(redis的自旋锁是什么)
Redis实现的自旋锁:原理及应用
在多线程编程中,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传统的锁机制在高并发场景下性能往往不尽如人意,此时自旋锁便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而Redis作为一个高性能缓存服务器,也提供了自旋锁的实现。
Redis自旋锁原理
Redis自旋锁的实现借助了Redis的setnx命令。setnx表示在指定key不存在的情况下,为这个key设置一个值,如果这个key已经存在则不做任何动作。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个key看做是一个锁。为了避免死锁的情况出现,我们需要为这个锁设置一个超时时间。
在Redis实现的自旋锁中,我们需要利用 Lua 脚本进行原子操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 设置锁(setnx),并通过 EXPIRE 指令设置锁的超时时间,超时时间一定要设置,以免出现死锁的情况。
2. 判断锁是否被其它线程占用,如果被占用,进行自旋。
3. 释放锁,删除 key 值。
Redis自旋锁应用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Redis自旋锁的应用。例如,在某个网站上,当用户在同一时刻重复提交数据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数据的重复提交。此时我们可以使用Redis自旋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首先我们需要为表单设置唯一标识,并将这个标识作为一个key存储在Redis中。当用户提交数据时,通过调用Redis的setnx命令创建一个锁,锁住这个唯一标识,设置超时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锁已经被其它用户占用,则需要进行自旋等待。
当用户第二次提交数据时,程序首先会从Redis中取出这个唯一标识,并判断当前在Redis中是否有该标识对应的锁。如果有,则说明该用户正在提交数据,防止数据的重复提交;如果没有,则可以创建一个新的锁,以保证数据正确提交。
示例代码:
import redis
class RedisLock(object): def __init__(self, redis_conn, key, expire):
self.redis_conn = redis_conn self.key = key
self.expire = expire self.locked = False
def acquire(self): while not self.locked:
if self.redis_conn.set(self.key, 1, nx=True, ex=self.expire): self.locked = True
return True else:
time.sleep(0.1) return False
def release(self): if self.locked:
self.redis_conn.delete(self.key) self.locked = False
if __name__ == '__mn__': redis_conn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lock = RedisLock(redis_conn, 'unique_key', 10) if lock.acquire():
# 执行业务逻辑 lock.release()
总结
Redis自旋锁不仅仅在高并发场景中有很好的应用,同时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性能高、使用方便等。同时,在使用Redis自旋锁时我们需要注意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以避免死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