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Redis穿透技术的有效性(redis穿透的有效性)

Redis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缓存和数据存储等场景中。然而,Redis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会遭遇穿透攻击,导致缓存失效,造成性能和安全问题。本文将研究Redis穿透技术的有效性,探讨如何应对这种攻击。

一、Redis穿透攻击

Redis穿透攻击顾名思义,就是指攻击者通过恶意构造的数据请求,绕过缓存层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耗尽系统资源,导致系统崩溃。常见的攻击方式包括使用不存在的key进行查询、使用特殊字符进行查询等。

Redis穿透攻击会对系统性能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频繁请求导致缓存穿透:攻击者通过不断发起请求,如果其中存在未被缓存的数据,就会导致缓存穿透,从而使得Redis频繁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造成性能上的损耗和资源浪费。

2. 恶意构造数据请求导致数据库压力增大:攻击者通过恶意构造的数据请求,绕过了Redis缓存层,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导致数据库的压力增大,可能会导致数据库崩溃。

3. 安全隐患:攻击者可以通过不存在的key进行查询,从而得到一些机密信息,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二、常见的解决方案及其局限性

针对Redis穿透攻击,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 Bloom Filter

Bloom Filter是一种经典的高效数据结构,可以用来过滤掉一些不可能存在的数据,从而避免频繁的查询数据库。在Redis中,可以使用RedisBloom module实现Bloom Filter功能。

但是,Bloom Filter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由于布隆过滤器是一个不可靠的近似算法,并不能保证100%的准确性。如果判定为不存在于布隆过滤器中的数据,仍然有可能存在与数据库中,从而无法完全避免Redis穿透攻击。

2. Cache Aside

Cache Aside是一种常见的缓存更新策略,当缓存中不存在数据时,从数据库中查询,然后将查询结果存储到缓存中。如果缓存中存在数据,则直接从缓存中返回数据。这种方式可以减轻Redis压力,但仍无法避免Redis穿透攻击。

3. 限流

限流是一种有效的防范穿透攻击的策略,通过限制访问频率,避免恶意请求对系统造成影响。但是,由于穿透攻击的特殊性,恶意攻击者可以通过改变请求的方式或者使用代理IP等方式来规避限流措施。

三、研究Redis穿透技术的有效性

针对以上解决方案的局限性,本文将研究Redis穿透技术的有效性,探讨如何应对这种攻击。具体步骤如下:

1. 模拟攻击

需要模拟穿透攻击环境,构造一个大量不存在于缓存中的请求。可以使用Python语言编写代码,使用Redis-py库进行Redis连接和操作,同时使用faker库构造一些随机字符串作为key。

其中,如下代码用于构造随机字符串:

from faker import Faker
fake = Faker()
key = fake.word()

2. 实现布隆过滤器

接下来,需要实现布隆过滤器。可以使用Python的bitarray库实现一个简单的布隆过滤器,具体代码如下:

from bitarray import bitarray
import mmh3

class BloomFilter:
def __init__(self, capacity, false_positive_prob):
self.capacity = capacity
self.false_positive_prob = false_positive_prob
self.bf_size = self.get_size(capacity, false_positive_prob)
self.num_hashes = self.get_num_hashes(self.bf_size, capacity)
self.bit_arr = bitarray(self.bf_size)
self.bit_arr.setall(0)
def add(self, key):
for i in range(self.num_hashes):
digest = mmh3.hash(key, i) % self.bf_size
self.bit_arr[digest] = 1
def __contns__(self, key):
for i in range(self.num_hashes):
digest = mmh3.hash(key, i) % self.bf_size
if not self.bit_arr[digest]: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def get_size(self, n, p):
m = -(n * math.log(p))/(math.log(2)**2)
return int(m)

def get_num_hashes(self, m, n):
k = (m/n) * math.log(2)
return int(k)

在具体实现中,使用MurmurHash3算法来生成一个key的hash值,并使用这个值对位图上的对应位置进行标记。当查找一个key的时候,同样使用MurmurHash3算法对key进行hash,检查对应的位图上是否都标记为1。

3. 应用布隆过滤器

将实现的布隆过滤器应用到Redis缓存层,从而避免数据库查询。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import redis
import math

class RedisBloomFilter:
def __init__(self, hosts, capacity, false_positive_prob, key):
self.r = redis.StrictRedis(hosts=hosts)
self.filter_key = key
self.bloom_filter = BloomFilter(capacity, false_positive_prob)

def add(self, key):
self.r.set(key, "1")
self.bloom_filter.add(key)

def contns(self, key):
if self.bloom_filter.__contns__(key):
if self.r.exists(key):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在具体实现中,添加一个新的key时,既可以将其写入Redis,又可以将其添加到布隆过滤器中。当检查一个key是否存在时,先查询布隆过滤器,如果已经存在,则再检查Redis缓存层,从而避免了数据库查询。

4. 验证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以上实现的有效性,可以在一个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先使用模拟攻击代码不停地生成不存在于缓存中的key,然后根据不同的方案,比较查询的时间和吞吐量。

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import time
import math
import redis
class CacheAside:
def __init__(self, hosts):
self.r = redis.StrictRedis(hosts=hosts)

def get(self, key):
val = self.r.get(key)
if not val:
val = self.get_from_db(key)
self.r.set(key, val)
return val
def get_from_db(self, key):
# simulate query time
time.sleep(0.1)
return key
class Limiter:
def __init__(self, hosts, max_requests, window_time):
self.r = redis.StrictRedis(hosts=hosts)
self.max_requests = max_requests
self.window_time = window_time

def is_allowed(self, key):
count = self.r.get(key)
if count and int(count) >= self.max_requests:
return False
else:
self.r.incr(key)
self.r.expire(key, self.window_time)
return True
def test_cache_aside():
cache_aside = CacheAside(['localhost'])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i in range(10000):
cache_aside.get(str(i))
end

数据运维技术 » 研究Redis穿透技术的有效性(redis穿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