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11无法监听一次检查的失败之旅(oracle11无法监听)
在使用Oracle 11g数据库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无法连接数据库的问题。很多时候这是由于监听程序无法启动或正常工作所引起的。本文将分享一次我们团队的失败之旅,探索Oracle 11无法监听的背后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1. 问题的发现
一天,我们收到了一个客户的紧急故障报告,称他无法连接Oracle 11g数据库。我们了解到,他的监听程序无法启动,因此造成了无法连接数据库的问题。
2. 排查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分析了各种可能导致监听程序无法启动的原因,并使用命令行工具和SQL命令来追踪。以下是我们进行排查的过程。
2.1 第一步:检查监听器状态
我们首先检查监听器的状态,使用如下命令:
$ lsnrctl status
该命令用于检查监听器的状态。如果监听器正在工作,它会返回正常的信息,否则会返回错误的信息。在我们的情况下,该命令返回“LSNRCTL for Linux: Version 11g – Production on 05-JUN-2021 09:22:59”,但是它提示监听器并没有在运行。
2.2 第二步:查找错误日志
为了进一步查找原因,我们需要查找错误日志。我们使用以下命令来查找错误日志:
$ cd $ORACLE_HOME/network/log
$ tl -f listener.log
这将打开一个监听器日志文件,并跟踪其最新的行。通过查看日志,我们找到了以下错误信息:“TNS-12541: TNS:no listener”。
“TNS:no listener”的含义是没有找到对应的监听程序,并且该错误通常是由配置错误或监听器没有正确启动引起的。
2.3 第三步:检查监听器配置文件
既然问题可能是由于配置问题引起的,我们检查了监听器配置文件。我们使用以下命令来查找监听器配置文件:
$ cd $ORACLE_HOME/network/admin
$ ls -ltr listener.ora
我们发现该文件是存在的,但无法打开。我们检查了该文件的权限,并确认它是可读写的。我们发现该文件是由UTF-16编码编写的,而不是UTF-8编码。
2.4 第四步:转换编码格式
为了修复该问题,我们需要将监听器配置文件的编码格式从UTF-16转换为UTF-8。我们使用以下命令来转换编码:
$ iconv -f UTF-16 -t UTF-8 listener.ora > listener_new.ora
通过这个命令,我们成功将监听器配置文件的编码格式转换为UTF-8。
2.5 第五步:重启监听程序
现在,我们尝试重新启动监听器。使用以下命令:
$ lsnrctl start
此时监听器启动成功,并且数据库也可以正常连接了。
3. 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探索了如何处理Oracle 11无法监听的问题。我们从检查监听器状态、查找错误日志、检查监听器配置文件和转换编码格式出发,最终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艰难和耗费时间的过程,但对于管理Oracle数据库的管理员来说,它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