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数据全盘硬盘持久化实践(redis落磁盘)
Redis数据全盘硬盘持久化实践
Redis是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然而如果没有进行持久化操作,一旦Redis进程意外崩溃,所有数据都将会丢失。而Redis提供的两种持久化方式(RDB和AOF)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全盘硬盘持久化成为了一种必备的解决方案。
全盘硬盘持久化的实现方式是将Redis的所有数据写入硬盘,形成一个快照。当Redis出现重启或崩溃时,便可以通过读取这个快照文件来恢复数据。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Redis的全盘硬盘持久化。
实现步骤如下:
1. 执行SAVE命令
在启动Redis时,首先需要执行一次SAVE命令,将所有数据写入快照文件中。以下是示例代码:
redis-cli save
执行SAVE命令后,Redis会立即将所有数据写入到硬盘中,并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名为“dump.rdb”的快照文件。
2. 配置redis.conf文件
打开redis.conf文件,找到以下两行配置:
#save 900 1
#save 300 10
这是Redis默认的RDB持久化配置,其中每900秒如果至少有1个键被修改,则将数据写入到硬盘中;每300秒如果至少有10个键被修改,则将数据写入到硬盘中。为了实现全盘硬盘持久化,需要将这两行配置注释掉,并添加以下一行配置:
save ""
这样,每次有键值更新时,Redis会将所有更新数据都写入到硬盘中。但是,这种做法的缺点是会严重影响Redis的性能。因此,需要通过no-appendfsync-on-rewrite选项来优化性能。
在redis.conf文件中添加以下一行配置:
no-appendfsync-on-rewrite yes
这样,每次进行RDB持久化时,Redis就不会再执行fsync操作,减少磁盘IO写入操作和磁盘损耗率。
3. 配置Linux VM参数
为了确保Redis能够顺利地运行,需要配置Linux的VM参数。通过以下命令配置:
echo 'vm.overcommit_memory = 1' >> /etc/sysctl.conf
echo 'echo never >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 /etc/rc.local
第一个命令将vm.overcommit_memory参数设置为1,表示允许Linux系统不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内存可用于分配新的内存页。这是因为Redis的内存分配策略是使用malloc函数,而malloc函数并不会预先分配内存,而是动态分配内存。
第二个命令是为了关闭透明大页面机制,避免出现缺页错误,并确保Redis能够顺利运行。
4. 重启Redis
完成以上配置后,需要重启Redis以使配置生效。以下是示例代码:
service redis restart
通过以上配置,Redis数据的全盘硬盘持久化就完成了。如果Redis进程意外崩溃,可以通过读取快照文件来恢复数据。当然,这种方式可能会影响Redis的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