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坑Redis过期回调的深层次考量(redis过期回调的坑)
如果你正在使用Redis,你可能已经知道它支持设置失效过期,这样你就可以更容易地实现热点数据删除以及基于失效时间的缓存行为。但是,深入理解Redis过期回调需要更多考量,以确保操作良好。
要记住redis是一个单线程应用,它无法并发处理多个请求,而是按顺序处理单个请求,这就导致了当耗时操作阻塞其他操作时,整个延迟将会增加,如果在redis中设置一个过期值回调,耗时操作可能会抢占redis的单线程,造成数据脏读,严重的话,还会导致Redis崩溃。因此,在使用Redis过期回调时,我们最好考虑类似下面的解决方案:
// 添加key,过期时间设为20秒
LPush('list_key', 'value', 20)
// 添加定时处理定时器,20秒之后执行失效setTimeout(async() => {
// 从list_key存储取出value const value = awt LPop('list_key')
// 如果存在,执行所需的失效处理
if (value) { // 过期处理逻辑
}}, 20000)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当删除Redis键时,它的过期回调也会被触发,而实际可能根本就没有达到过期时间,所以在处理回调时要特别小心,确保只展示过期失效事件,比如下面的解决方案:
// 添加key,设置过期时间
SET('expires_key', 'value', 20)
// 设置失效回调CallBackOnExpire('expires_key', async() => {
// 检查key还存在没有 const exist = awt EXISTS('expires_key')
// 如果存在,说明是真正的失效事件 if (exist) {
// 失效处理逻辑 }
})
有必要深入理解Redis过期回调,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并确保操作的正常运行,不要因为简单的过期失效设置而无故产生脏数据和紊乱的业务流程,以免上述问题出现,才能安全有效地使用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