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集群分配的槽位原理介绍(redis集群的槽位)

Redis集群是Redis 3.0新增、改进的重要功能,能够为内存数据关键值存储提供高可用性、故障转移和分区(Sharding)功能。集群里通过一系列槽位(slot)对Key进行very划分,每一个槽位对应一台Redis节点,完成键空间的分区式存储,提高存储容量。

Redis集群当前可以支持16384个槽位(0-16383),每个槽位可以持有多个key,每个槽位均会被一台Redis节点控制,完成 Key-Value 对的存储与读取。槽位的划分是通过 hash 环计算实现,当「Redis Keys」进行读写操作时,系统会根据算法计算出应将 key 路由到哪个槽位中,也就是哪个节点中。

通常情况下,Redis集群的槽位是静态的,所有的槽位一次性静态分配到每台集群节点上,假设每台节点分配了 5000 个槽位,那么在新增节点时,需要重新安排槽位的分配,但又不能影响原有就绪的槽位的数据的读写,可以通过slot migrate的方式完成:通过 CRUSH 算法顺序计算每个槽位所在的节点,然后启用一个新节点,根据 CRUSH 结果将部分槽位移动(停止一台节点时,务必把所有槽位移到其他节点上),最后进行一轮集群检查,避免重新平衡槽位时有任何问题。

以上就是Redis集群分配的槽位原理介绍,Redis集群在布署时,可以进行槽位调整来满足高可用性、分片需求。有关具体实现,可以参考Redis帮助文档中提供的文档。


数据运维技术 » Redis集群分配的槽位原理介绍(redis集群的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