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架构红色的梦想Redis的分片式存储架构(什么是redis分片式)
存储架构红色的梦想——Redis的分片式存储架构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场景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操作。然而,数据量越大,瓶颈就越明显,这就催生了分片式存储架构的诞生,使用分片技术可以把大量的数据分割成多个片段分布在不同的存储器中,从而大大提升性能,从而实现快速、稳定的存储服务。
Redis就是一个很好的分片式存储架构的实践案例。该架构通过可配置的哈希算法分发不同的数据到一系列独立的Redis实例中,每个实例只存储很少的数据,从而获得更低的写入延迟,更低的读取延迟和更高的存储容量。下图展示了Redis的分片存储架构:
![](https://img-blog.csdnimg.cn/20200612124107290.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FxXzQ0MzgxOTAx,size_16,color_FFFFFF,t_70#pic_center)
Redis目前支持两种分片存储架构:
1、哈希型分片:将不同key分布到不同server,从而支持向不同server中存储和读取数据。
2、分片类型:将不同片段的数据分摊到不同Server中,每个server中存储数据的总量也会不同,从而实现负载均衡,有效降低Redis过载的可能。
另外,Redis还提供灵活的接口,以方便开发者可以快速地实现自定义的分片结构。例如:
“`java
public class SharedJedisPool {
private List shards; // 包含所有的分片池
private Map keyPoolMap; // 将每个key与一个分片池进行映射
public SharedJedisPool(List shards) {
this.shards = shards;
keyPoolMap = new HashMap();
for(int i=0; i
keyPoolMap.put(i, shards.get(i));
}
}
public ShardedJedis getShard(String key) {
// 使用自定义hash算法计算出key应该存储在哪个分片中
int keypool = doHash(key);
// 从相应的分片池中获取资源
return keyPoolMap.get(keypool).getResource();
}
public void retShard(String key, ShardedJedis shardedJedis) {
doReturn(key, shardedJedis);
}
}
你可以通过前面的代码,实现自定义的分片存储架构,而 Redis 为其带来的收益也将大大提升,确保稳定的读写性能。
充分利用分片技术的 Redis 存储架构,将极大提升存储性能。我们将持续提升 Redis 在未来的应用,为追求更大存储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实现Redis存储架构中红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