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Oracle共享存储原理(oracle共享存储原理)
写在前面
Oracl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级数据库系统的软件解决方案。它具有高可用性,可拓展、安全等优点,因此备受推崇。共享存储也是Oracle的一个重要特性。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和管理。如果你对Oracle共享存储还不太了解,这篇文章将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Oracle共享存储的原理、实现方法和优势。
一、Oracle共享存储原理
Oracle共享存储是一种在多个操作系统进程之间共享内存块的机制。在该内存块中,Oracle存储了许多数据结构,其中包括缓存区(buffer cache)、SGA(系统全局区)、PGA(程序全局区)等。这些数据结构是Oracle数据库中存储、管理数据的关键途径。
当一个Oracle进程需要使用SAG中的数据时,它会先检查SGA中是否存在这些数据。如果存在,那么进程直接从共享内存中读取这些数据。如果不存在,那么它会通知其他进程将数据从磁盘中读取到SGA中,并等待这些数据被加载到SGA之后再读取。共享内存的使用可以减少磁盘I/O和内存分配次数,从而提高了Oracle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
二、Oracle共享存储的实现方法
那么Oracle如何实现共享存储呢?其实,Oracle共享存储采用了共享内存的方式进行实现。在Linux系统下,这些内存块通过shmget、shmat等系统调用来获取。Oracle数据库在运行时会创建一个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用于协调共享内存块的使用。该进程建立了Oracle数据库实例与Linux共享内存的映射,使得Oracle进程可以访问共享内存块中的数据。
三、Oracle共享内存的优势
Oracle共享存储机制的使用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提高了Oracle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共享内存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Oracle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并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
2. 支持多个进程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管理。在一个Oracle数据库实例中,可以存在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共享内存块。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管理。
3. 减少内存分配次数。由于Oracle共享存储机制使用了共享内存,因此不需要多次分配内存,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资源。
4. 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在共享存储机制的基础上,Oracle可以方便地进行横向拓展,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代码示例
使用Oracle共享存储机制并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下面的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打印出Oracle共享内存的共享内存ID。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SHMSZ 27
int mn(){
int shmid; key_t key;
char *shm, *s;
/* 打算共享的键值,可以使用ftok生成 */ key = 5678;
/* 创建共享存储 */ if ((shmid = shmget(key, SHMSZ, IPC_CREAT | 0666))
perror("shmget"); exit(EXIT_FLURE);
}
/* 获取共享内存 */ if ((shm = shmat(shmid, NULL, 0)) == (char *) -1) {
perror("shmat"); exit(EXIT_FLURE);
}
/* 打印共享内存ID */ printf("Shared memory segment %d\n", shmid);
/* 分别将消息写入共享内存 */ for (s = shm; *s != 0; s++)
printf("%c", *s); printf("\n");
/* 释放共享内存 */ shmdt(shm);
return 0;}
总结
Oracle共享存储机制是Oracle数据库的一个关键特性。通过共享内存机制,在多个进程之间实现了数据共享和管理,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用性。本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Oracle共享存储原理、实现方法、优势以及代码示例。希望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帮助,更好地理解Oracle共享存储的应用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