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Linux内核的时钟机制(linux内核时钟)
Linux内核的时钟机制是操作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它可以帮助理解和处理系统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件。文章将以数据结构角度,介绍 Linux 内核是如何处理时钟事件的,同时分析内核如何维护时钟同步机制。
首先,Linux 内核中有三种时钟结构,它们分别是硬件时钟,内核时钟和抢占时钟。硬件时钟,即物理时钟(PHC),是来自外围硬件的时钟。它会频繁地更新内核时钟。内核时钟会通过一个 jiffie 来维护时间,jiffie 是 CPU 按一定的频率对时间的计算,比如每秒钟 10^4 次,那么称之为 10^4 jiffies。抢占时钟则用于跟踪系统上的每个任务,并确定哪个任务最先得到 CPU 使用权(也即定义程序的调度)。
接下来,Linux 内核需要通过某种机制,确保其各个功能模块和任务都能够及时准确地同步时间。这就需要通过一种叫做时间同步的操作来实现。Linux 采用的是根据时间戳(比如当前时刻的 jiffie 减去上一次的 jiffie)和当前的 clock 产生的时间(可以使用 CALC_CLOCK() 定义)来计算出一个全局的时钟。
最后,维护时间同步机制的关键是循环,例如 while、do-while、for,一旦进入循环,就会根据当前时间和 jiffie 来决定是否要进入下一次循环,还设计了一个 update_time() 函数,用于每次循环调用,更新时钟并从硬件时钟中获取 jiffie。
因此,在 Linux 内核中,能够控制和管理时间的机制是相当完善的,它不但能够适应多种硬件环境,并且能够确保系统的时钟同步机制的准确性。
“`C
int time_sync(void)
{
while (1) {
time_t current_time;
unsigned long jiffie;
// 计算当前时间
CALC_CLOCK(¤t_time);
// 从硬件获取新的 jiffie
jiffie = Read_ hwclk();
// 更新时钟
update_time(current_time, jiffie);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