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弹性调整线程池参数优化性能(mongodb线程池)
MongoDB作为NoSQL的典型代表,由于采用文档型数据存储结构,适应于大规模数据多样性的应用环境,在现今大数据技术浪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MongoDB在高性能环境下的调优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 MongoDB 在Linux 系统中优化线程池参数的相关操作,从而提高 MongoDB 性能的一些建议。
MongoDB 的线程池参数设置,一般采用以下两个因素来确定:
1、客户端系统的内存及处理器性能;
2、应用系统数据量、交互量等。
最佳线程池参数设置主要依据以下四个参数:
1、maxPoolSize:该参数表示线程池有多少个线程,其值由maxConnectionIdleTime参数决定,即有一定量的连接存在时线程池会启动一个线程,直到maxPoolSize上限;
2、minPoolSize:最小线程池数量,表示线程池的最小容量,只要maxPoolSize范围内的线程池被使用,则会不断增加线程,直到minPoolSize为止;
3、maxConnectionIdleTime:该参数表示距离上次使用后,多长时间内的线程才会被回收;
4、maxConnectionLifeTime:该参数表示线程总的存活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存活的线程会被回收。
MongoDB 线程池参数优化,一般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1、根据客户机型,其系统处理器及内存性能,确定线程池大小 maxPoolSize 及 minPoolSize,以平衡系统 CPU 和内存资源使用率;
2、根据应用系统数据量、交互量大小等,确定maxConnectionIdleTime 及 maxConnectionLifeTime参数,以保证连接开放时间;
3、根据应用系统的实际情况,至少对线程池参数进行手动调优,以达到最佳性能;
以上就是MongoDB在Linux系统中弹性调整线程池参数优化性能的一些建议,通过增大线程数目、优化连接存活时间,以及灵活调整参数等操作,可以有效提高 MongoDB 的性能。
以下为参数调整代码:
//:设置maxPoolSize
db.adminCommand( {setParameter: 1, maxPoolSize: 500} )
//:设置minPoolSize
db.adminCommand( {setParameter: 1, minPoolSize: 10} )
//:设置maxConnectionIdleTime
db.adminCommand( {setParameter: 1, maxConnectionIdleTime: 500 } )
//:设置maxConnectionLifeTime
db.adminCommand( {setParameter: 1, maxConnectionLifeTime: 1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