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发展史:从分支到整合(linux的分支)
Linux历史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Linus Torvalds创建了Linux内核项目。他把Linux内核发布到电脑交流网络上,一起构建要使系统运行的其他代码组件,以构建一个开放源码的系统。此后,Linux内核逐渐成长,形成更加强大的系统,集成在Linux操作系统中。
可以说Linux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分支阶段”,其中任何人都可以使用Linux内核作为起点为自己创建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社区和公司也贡献了一些代码,它们在Linux内核上构建了完整的操作系统和发行版,例如Debian,CentOS,Ubuntu等。特别是对于免费的操作系统,Debian和Ubuntu应该说是最受欢迎的版本。
第二个阶段被称为“集成阶段”,从 实际上,这一阶段是由开源社区发起的,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支持和管理,以及正式发行版的收录。在这一阶段,原来的Linux内核被开发成更加完整的系统,特别是网络和保护方面。开源社区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Xen和KDE等框架就是Linux社区开发的,它们为用户提供了非常方便的GUI操作环境。
第三个阶段则是“整合阶段”,许多功能都是专门为Linux系统设计的。在这一阶段,Linux内核的发展不仅得到了Linux社区的贡献,而且还受到由其他社区提供的支持,比如Virtio,auditd等驱动的移植。此外,还有由其他社区提供的驱动框架,用以支持更新的硬件设备。所有这些都使得Linux得以优化并发挥它自身的实力,这就是为什么Linux 内核逐渐成长,发展出一个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的操作系统,也就是Linux。
要总结Linux的发展史,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分支阶段,集成阶段,整合阶段。从分支而下来的许多Linux发行版;集成之后,Linux社区大力积极地贡献;整合之后,其他社区和设备厂商的支持,和一个完整的安全,轻量级的操作系统,就此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