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架构在Linux上的移植(linux移植arm)
随着embedded linux应用的不断发展,移植ARM架构在linux系统上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ARM指令集在嵌入式设备中被广泛使用,其中采用ARM架构的有单片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因此在linux系统上移植ARM架构就显得十分重要。ARM架构在linux系统上的移植分为3大阶段:内核移植、程序移植和系统应用移植。
首先进行内核移植,先准备一套可工作的ARM板子,一般包括一台主机、一个ARM板子、一台显示器和一台键盘等。根据ARM板的板子类型从kernel.org上下载对应的内核源码,使用Bootloader将内核烧写至ARM板中,使用调试器检查内核移植过程中是否有错误,通过检查在ARM板上能正常开机启动,再将内核配置文件烧到内核中。
然后进行程序移植,将软件源码编译成ARM架构系统下的可执行文件,编译工具和源码均需要针对特定的ARM架构进行定制,例如ARM9、ARM7、ARM11等,编译成功后再将程序烧写到ARM板中,最后编译相应的测试程序用于检验ARM板中程序是否正常运行。
最后再进行系统应用移植,将需要移植的应用程序编译成ARM架构系统下的可执行文件,例如Web Server,编译完毕后再拷贝至ARM板中,使用特定命令使之在ARM板中运行,最后再根据我们的需求将应用程序安装在ARM板中,这样就完成了ARM架构在Linux上的移植。
总的来说,ARM架构在Linux上的移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开发者需要熟悉ARM架构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核移植、程序移植和系统应用移植,最后再检查移植完毕后ARM板是否能正常运行,以便最终获得我们想要的移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