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配置归档模式实践(oracle设置归档模式)
Oracle数据库日常维护安全操作非常重要,使用归档模式的记录可以让用户在系统宕机时恢复运行,也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数据库的热备份等功能。因此配置归档模式实践非常有必要。
Oracle的归档模式存储了操作系统文件中需要归档的所有系统更改,它可以用于记录系统事件,从而实现数据库恢复、迁移和审计等管理功能。Oracle归档模式只有在开启归档模式之后,才会产生归档日志。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配置归档模式才能正常使用。
配置Oracle的归档模式,需要在操作系统中申请一个归档日志空间,用于存放归档日志文件,然后通过sqlplus以sys用户登录,并运行以下代码配置归档模式:
“`sql
alter system set archive_log_mode= ‘ON’ scope = spfile;
之后就可以重新启动数据库,启动成功之后就开启了归档模式,可以通过下面这条sql语句检查归档模式是否配置成功:
```sql
select LOG_MODE from V$DATABASE;
在此之后还需要为归档模式指定归档存放位置,以及未备份前的归档日志的最大保存时间,通过操作系统定义一个供归档日志使用的文件夹,比如/opt/arch,然后使用以下sql语句配置:
“`sql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_2=’location=/opt/arch’ scope=both;
这条语句可以把累积的归档日志及每次归档产生的新归档日志都放在/opt/arch文件夹中,然后可以再次检查当前的归档设置,以确保设置正确:
```sql
select * from v$archive_dest_status;
最后,可以设置未备份之前,最大保留归档日志的时间,防止归档日志无限增长,通过下面的sql语句实现:
“`sql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max_delete_dest=5 scope=both;
这就是Oracle数据库配置归档模式的具体实践,通过开启归档模式,以及配置归档日志保存位置和最大保留时间,帮助用户实现数据库恢复、迁移和日志恢复等功能。此外,合理的归档模式配置也可以防止归档日志文件的过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