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Oracle数据库编码GBK,助你更好的存储和处理中文字符! (oracle 数据库编码 gbk)
Oracle数据库是业界知名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中涉及的中文字符编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GB2312、GBK、UTF-8等编码方式都被广泛使用。其中,Oracle数据库编码GBK常常用于存储和处理中文字符。那么,什么是GBK编码?GBK编码和其它编码方式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助你更好地使用Oracle数据库存储和处理中文字符。
一、GBK编码简介
GBK编码是一种汉字编码方式,全称为《汉字内码扩展规范》。该编码方式最早由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于1995年发布,是GB2312标准的增强版本。通过在GB2312基础上增加符号、生僻字等字符,GBK将之前不能识别的字符加进了汉字内码表中,实现了对中国各种文字(简体繁体)的完美支持。
二、GBK编码和其它编码方式相比的优缺点
1、支持中文完整覆盖,但效率不及UTF-8
GBK编码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能够支持中文完整覆盖,包含7255个汉字和符号,尤其能够支持繁体中文。与此相比,UTF-8编码虽然也包含中文,但不同于GBK,它的每个中文字符都需要用3个字节存储。
不过,GBK编码效率不如UTF-8编码。在存储或传输大量中文字符时,UTF-8编码可能会更有优势。因为GBK编码的每个字符需要用2个字节存储,而UTF-8编码则能利用不同位数的编码方式,使得每个中文字符可以存储在1-4个字节中。
2、多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支持GBK编码
由于GBK编码已成为中国大陆地区使用最广泛的编码方式,多数操作系统、浏览器、应用程序都对GBK编码进行了支持。在采用GBK编码的Oracle数据库中,存储和处理中文字符会更加容易和高效。另外,采用GBK编码的表结构也更为简单,既能提高效率,也能降低维护成本。
3、GB2312标准残留问题
与GBK编码相关的一个问题是GB2312标准残留问题。GB2312是1980年颁布的一个中文字符集标准,只包含了6763个汉字和符号,而GBK编码则是在GB2312标准上进行的扩展,因此,早期采用GB2312编码的数据库在转换到GBK编码时可能出现字符显示不全、乱码等问题。不过,在通过GO编程中使用UTF8标准进行编程时,则更好的避免了此问题。
三、如何将Oracle数据库转换为GBK编码?
对于已经存在的Oracle数据库,需要将其转换为GBK编码。下面是具体步骤:
1、备份旧数据:在转换前,需要对原有的Oracle数据库进行备份,以免转换过程中数据丢失。备份数据过程中可以使用Oracle的Export/Import工具。
2、备份Oracle数据文件:所有数据文件都需要被备份。方法为使用“copy”命令将数据文件复制到别的目录。
3、停止Oracle服务:Oracle数据库转换时,必须停止Oracle服务。步骤是先关闭所有数据库实例,再关闭Oracle的Listener进程。
4、代码页转换:进行代码页转换。在启动Oracle时,会自动使用操作系统的代码页。因此,在进行代码页转换之前,需首先修改操作系统的代码页为GBK。
5、转换后设置环境变量:完成代码页转换后,需要设置环境变量,包括ORACLE_HOME、ORACLE_SID等。
6、启动并测试数据库:完成前面的转换工作后,需要重新启动Oracle数据库,进行测试,检查中文字符的存储和显示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Oracle数据库转换为GBK编码极为复杂,涉及多个步骤,对于不熟悉相关操作的用户,建议寻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四、
GBK编码是Oracle数据库中最常用的中文编码方式之一,它支持中文覆盖,且多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均支持其使用。当然,与UTF-8相比,GBK编码效率不高,也会存在一些转换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是否采用GBK编码。对于需要转换成GBK编码的Oracle数据库,操作难度较大,建议寻求专业技术人员帮助。